国际经济研究院举行开学典礼,院领导殷切寄语新生
9月5日上午9时,国际经济研究院领导、老师代表和全体2011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博学楼715齐聚一堂,举行国际经济研究院开学典礼暨迎新会。寇文煜书记主持会议,桑百川院长做主题发言。桑院长首先诚挚祝贺各位新生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详细介绍了国际经济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强调学院对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宗旨,特别是研究生要创造知识,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桑院长还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服务社会的高端人才。寇书记总结了桑院长的谈话,并同样寄语新生。随后,庄芮副院长为大家介绍了研究院实习安排、国际合作方面的情况。庄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好资料室和图书馆等资源,提高科研能力。我院教学负责人汤碧院长助理在给新生的谈话中,详细介绍了培养方案、选课和选导师的问题,并为大家解答了这方面的疑惑。办公室主任于晴老师、辅导员太平老师、教务员杜立伟老师也对同学们关心的研究生培养问题作了补充。此次开学典礼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学习生涯崭新的第一步
——研究生选课指导
经过辛苦的复习,紧张的考试,忙碌的复试以及焦急的等待,研究生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想,来到了这所培育全方面人才的著名学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虽然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但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自身的发展方向还有着很多困惑,如何正确迈出研究生生涯的第一步对新生至关重要。
9月5日,国际经济研究院举行选课培训会,对2011级新生进行全面细致的选课指导。主管教学的领导汤碧老师,首先介绍了个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分制度以及课程的安排。由于学校实行自主管理,学生可以在网上自行选课,就存在着课程安排过度集中,各科学业无法兼顾导致无法顺利通过学科考试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汤碧老师耐心地向大家讲述了以往学生的选课经验,并从学科教师的角度告诉新生如何安排课程学习才是最合理的,既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又可以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益匪浅。汤老师还详细地介绍了各科授课老师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科目主要教授的内容,使学生选课的过程能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自己的兴趣。最后,同学们积极提出课程选择的种种疑问,在讨论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入学教育讲座之成长成才教育
9月5日下午2点,国际经济研究院在博学楼715室举行了2011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寇文煜书记主讲,2011级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寇书记首先亲切地向同学们表达了研究院全体老师对本届研究生的殷殷期盼和深切关怀,介绍了研究生阶段应注意的学习方面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寇书记引用福尔摩斯名言,“关键不是我们站在哪里,而是我们往哪里走”激励新生在研究生阶段能够明确自己的方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座全体研究生均深受鼓舞。本次讲座秩序井然,座无虚席,新生通过聆听寇书记的讲座深受启发,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涯有了更新的认识。本次讲座为2011级研究生新生了解院校规章以及研究生生活打下了基础,也为各位新生的人生道路点亮了明灯。
9月7日上午,在博学楼715会议室,国际经济研究院专门召开会议,为2011级新生介绍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培养制度,辅导员太平老师、教务员杜立伟主讲。杜老师重点讲解了硕士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制度和学位论文答辩制度,建议新生多和老师联系,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结合各个导师的方向,慎重地选择自己的导师,以便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双向选择制度的优越性。杜老师还介绍了学校的学位论文及论文答辩要求,使学生了解了双盲审制度
奖学金评选制度和研究生科研创新申报也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太平老师十分细致地给讲解奖学金的综合评分制度和科研项目的申报时间及条件,并鼓励新生积极参加今年的项目申报,把自己的想法实践出来。对于大学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入党的同学,太平老师也动员大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抓住每年仅有的两次入党机会,提醒大家关注组织部的网站,对照党员所需具备的条件努力提升自己。
经过这次会议,新生对研究生期间的要求和自己需要培养的能力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大家都深感受益匪浅。
研究生入学教育之新老学生座谈会
9月9日上午9点到11点,博学楼715会议室不时传出热闹的讨论声,原来这是国际经济研究院2011级研究生新生和2010级老生的座谈会交流现场。在座谈会正式开始之前,辅导员太平老师先给新生强调了开学注意事项,包括户口迁移、关注研究生网主页、申请入党等问题,并介绍了我校推荐就业的一些条件,督促大家尽早准备。同时,太平老师也向老生们强调了第二学年的主要任务——就业和论文写作。
紧接着,新老生交流座谈会正式开始,2010级班长孙婕主持。活动中,同学们很快形成了小的讨论小组,积极提出问题,分别听取各位老生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大家最为关心的是选课和选择导师的问题,老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新生答疑解惑,并纷纷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同学们有新问题可以及时交流。座谈会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进行,大家在交流中汲取了不少经验,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指导。